活性污泥微生物鏡檢
發布時間:2016/09/02 點擊量:
一、微生物鏡檢概述
在活性污泥中占大多數的細菌在進行顯微鏡觀察時有諸多不便,而其中的原后生動物多以單體存在,且以游離細菌作為捕食對象,在活性污泥控制參數及環境變化時,其種類、數量、豐度等變化可用以指示活性污泥性狀。
1、鏡檢注意事項
1)取樣
于曝氣池末端采樣。因為在活性污泥中原后生動物種群在曝氣池首端常見的為非活性污泥類原生動物占優勢,中段是中間性活性污泥原生動物占優勢,而末端的最終原生動物以何種類占優勢決定了活性污泥生物相所處功能性狀。
2)采樣樣品應為泥水充分混合液;生物相觀察用樣品不可與其他樣品混合。
3)取樣器要洗滌干凈;樣品絕不可放入冷藏、冷凍箱內,需進行保存,應該常溫下操作并盡早觀察。
2、原后生動物分類
1)原生動物
通常為單細胞,沒有細胞壁,但有分化的細胞器。通常于水體中常見的有鞭毛綱、肉足綱、纖毛綱(原吸管綱并入)三大類。
鞭毛綱:具有一根或多根鞭毛,一般統稱為鞭毛蟲。包括滴蟲、側跳蟲、波豆蟲、眼蟲、內管蟲等。
肉足綱:其機體僅有細胞質形成的一層薄膜,體型較小,大多無固定形態。包括變形蟲、太陽蟲等。
纖毛綱:身體表面具有纖毛,并以纖毛作為運動和攝食的細胞器。分為游泳型和固著型。包括喇叭蟲、斜管蟲、豆形蟲、腎形蟲、草履蟲、漫游蟲、楯纖蟲、裂口蟲、扭頭蟲;鐘蟲、獨縮蟲、聚縮蟲、累枝蟲、蓋纖蟲等。
2)后生動物
原生動物以外的多細胞動物,其中微型后生動物需要借助顯微鏡予以觀察。這類包括輪蟲、線蟲、寡毛類動物、浮游甲殼動物。
3、生物相變遷
活性污泥形成過程中生物相變化情況